美国总统拜登上台以来,第一次和习近平面对面会晤,本次会晤中,拜登和习近平都没有戴口罩,中方其他随从戴了口罩。
拜登自信满满,因为本次中期选举中,民主党并没有象预期中的大败,继续控制参议院。众议院的席位也没有大幅度丢失,此前,预计的滚滚红潮并没有出现。
习近平已经成功获得了第三任任期,中国出现了一个新一代的领导班子。本次出访也是在疫情之后第二次出访。
双方就关切的议题进行了讨论,拜登就新疆、人权、台湾、俄乌冲突、朝鲜问题、经贸等问题表达了关切。
双方都表示本次会晤是为了修复双方沟通渠道。据一些报道称,驻美大使尚没有向美国递交新的国书。近几个月,双方关系急速降温,引发世界对于新冷战的担忧。
参加会谈的美方代表还有国务卿布林肯、财政部长耶伦、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以及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里滕布林克(Daniel Kritenbrink)。中方参加会谈的还有外交部长王毅、国务委员杨洁篪、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、新晋政治局常委丁薛祥、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、外交部副部长谢峰、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。
从美国的财务部长耶伦参加会谈来看,可能经贸问题、金融问题是美国的重大关切问题。
双方一致反对核战争,希望两国不要从竞争滑向冲突。
会后,没有公报。
这意味着:中美的蜜月期已经成为了过去,竞争和对抗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旋律,中美目前都不希望面对面的热战,但在其他各个领域的竞争和冲突是避免不了的。这个竞争和冲突的时间不是一月和两月,也不是一年和两年,是一个长期的状况。
作为在美华人,中美蜜月期间,在两边穿梭,美其名曰是中美友好的桥梁,但近年以来,中美之间由合作转为竞争和冲突,在美华人的处境不如以前那样友好,更有“中国间谍论”这样的说法。据一些报道,在美国,每12个小时就有一个华人科学家涉案。与此同时,中国国内也减少了外资和外国公民超国民的待遇。
中美不会发生热战,意味着在美华人可能不会象当年日裔美国人的遭遇。但在政治上的小心谨慎还是必须的。
中美贸易战2018年开始以来,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不断上升。中美的经贸关系可能会长期存在,做生意可能该做的生意还是得做。
历史上,美国曾经作为八国联军之一侵华,和中国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冲突,但从来没有脱离过贸易。中美之间的贸易自从1700 年代就开始了。
信息来源于网络,非官方信息。